台积电1.4nm晶圆成本曝光,单片高达32.3万元!
2025-06-09 09:39:48阅读量:564
过去常说,科技发展靠摩尔定律,晶体管变小,成本降低。但如今,这个定律在现实中似乎有些“失灵”了。
最近曝光的台积电2nm和1.4nm晶圆成本,让业界再次感受到什么叫“烧钱”。
据报道,台积电已于今年4月1日正式启动2nm工艺的订单,苹果、联发科、高通等头部客户早已排队“抢产能”。但这趟“技术列车”的票价并不便宜,每片2nm晶圆的报价高达3万美元(约合22万元人民币)。
这还只是开始。预计在2028年量产的1.4nm晶圆,每片成本将再涨50%,达到4.5万美元(约合32.3万元人民币)。
图源:techspot
尽管价格惊人,苹果、英伟达、AMD、高通等芯片巨头仍在台积电的产能规划名单上。
原因很简单,性能差距实在太明显。业内数据显示:每推进一代制程,芯片速度可提升30%以上,同时功耗还能降低20%左右。以手机处理器为例,2nm相比3nm,在相同电量下处理速度能快一大截。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,厂商不得不追逐最新工艺。
从过去十年的价格走势也能看出端倪。苹果在2013年A7芯片(28nm)时代,每片晶圆成本约5000美元;到了2020年的A14(5nm),价格涨到1.6万美元;如今A18 Pro(3nm)成本已经达到1.8万美元;而2nm直接跳至3万美元。
虽然芯片性能、功能和核心数量都在快速增长,但制造成本的涨幅更快。每平方毫米成本已从0.07美元涨至0.25美元,这背后是设备、材料、工艺难度等环节的全面升级。

图源:台积电
同时,晶体管密度的增长也逐渐遇到了瓶颈。早期从28nm到16nm之间密度快速提升,但进入3nm世代后,尤其是N3E阶段,单位面积的性能提升开始放缓,而成本却在持续上扬。SRAM在其中遇到的物理限制尤其明显。
台积电的定价也不是随意而来。据悉建设一座2nm晶圆厂的投入可能超过7亿美元,更不用说采用环绕栅极(GAA)结构、未来还要引入背面供电技术。这些技术跨越都需要极其复杂且昂贵的设备,比如ASML的High-NA EUV光刻机,单台售价接近4亿美元。
对消费者而言,这些成本最终都会传导到终端产品上。有分析师估算,如果2026年iPhone采用2nm芯片,单颗处理器的成本可能比现在高出50美元。按照苹果一贯的三倍定价逻辑,整机售价可能因此上涨150美元(约合1000元人民币)。
注:本文数据来自《工商时报》、《经济日报》、《Wccftech》报道。

TPS7A4700RGWR/线性稳压器(LDO) | 7.44 | |
TPS5450DDAR/DC-DC电源芯片 | 2.88 | |
OPA2192IDR/精密运放 | 4.6 | |
UCC27517DBVR/栅极驱动芯片 | 0.7304 | |
OPA365AIDBVR/运算放大器 | 1.8 | |
TPS54540DDAR/DC-DC电源芯片 | 5.85 | |
TLV70433DBVR/线性稳压器(LDO) | 0.2532 | |
DRV8313PWPR/无刷直流(BLDC)电机驱动芯片 | 7.93 | |
DRV8701ERGER/栅极驱动芯片 | 3.03 | |
LMR16030PDDAR/DC-DC电源芯片 | 1.69 |